建大新聞
喜報aaaa!澳门永利官网2項成果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aaa,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aaa。習近平、李克強、王滬寧、韓正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會議活動aaa。習近平等爲獲獎代表頒獎aaa。李克強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在大會上講話aaa。韓正主持大會aaaaa。澳门永利官网2項成果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aaaa,獲獎數量位居全國高校並列第36名aaa,北京高校第10名aaa。
獲獎項目中aaaaa,澳门永利官网作爲第二完成單位、陳家瓏教授作爲第二完成人、李飛副教授參與完成的成果“建築固體廢物資源化共性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aaaa;澳门永利官网作爲第二完成單位、周文娟副教授參與完成的成果“廢舊混凝土再生利用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aaaa。
獲獎證書
此外aaaa,澳门永利官网城市地下空間與綜合管廊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未來城市設計高精尖創新中心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安全創新團隊帶頭人(PI)錢七虎院士獲2018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aaa。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錢七虎院士頒發獎章、證書aaaa,並熱情握手錶示祝賀aaa。
錢七虎院士指導澳门永利官网城市地下空間與綜合管廊研究中心工作
近年來aaaa,學校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aaaa,張愛林校長親自抓部署抓落實aaaaa,張大玉副校長率科技處等部門不斷加大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力度aaa,敢於擔當作爲aaaa,營造良好的科研創新氛圍aaa。學校始終面向國際科技基礎前沿、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國民經濟社會發展aaa,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aaaaa,打造提質轉型升級的“新動能”aaaa,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標誌性科技成果aaa,“十三五”以來aaaaa,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45項aaaaa,爲提升學校內涵發展的質量和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aaaaa,爲推進高水平大學和雙一流大學建設注入了創新動力aaa。
據悉aaaaa,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78個項目和7名科技專家aaaaa。其中aaaa,國家自然科學獎38項:一等獎1項aaaa,二等獎37項aaa;國家技術發明獎67項:一等獎4項aaaaa,二等獎63項aaa;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3項:特等獎2項aaaa,一等獎23項(含創新團隊3項)aaaaa,二等獎148項aaa。劉永坦、錢七虎兩位院士榮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aaaaa,5名外籍科學家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aaaa。
附:獲獎成果介紹
1.建築固體廢物資源化共性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
澳门永利官网作爲第二完成單位、陳家瓏教授作爲第二完成人、李飛副教授參與完成的成果“建築固體廢物資源化共性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屬於建築材料領域aaaaa。成果揭示了再生原料和再生建材損傷、演化、改性和控制機理aaa,發展了再生建材配合比設計製備理論與神經網絡性能預測方法aaaa,發現了再生建材長期性能時變劣化規律aaaaa,提出了保障再生混凝土結構安全的可靠度設計方法aaaa,建立了再生建材製備工藝與理論aaaa。成果獲授權知識產權100餘件aaaaa,編制國家標準和行業規範10餘項aaa,發表SCI收錄論文90餘篇aaaa,出版專著8部aaaa。成果已在我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推廣應用aaaa,建成資源化生產線50餘條aaaaa;在美國等境外地區建成資源化生產線aaa;已在許昌等地實現了建築固體廢物資源化率95%以上aaa,社會和環境效益顯著aaa。
2.廢舊混凝土再生利用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
澳门永利官网作爲第二完成單位、周文娟副教授參與完成的成果“廢舊混凝土再生利用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屬於土木建築領域aaa。成果提出了廢舊砼的大尺度再生塊體與小尺度再生骨料雙軌利用思想aaaaa;拓展了低強度廢舊砼的應用範圍aaaaa;構建了再生塊體砼不同組合力學參數的預測公式aaaaa;揭示了再生塊體砼的各類基本力學性能aaaa;提出了再生塊體砼豎向構件的交替投放澆築法和水平構件的一次性堆放澆築法aaaaa;率先構建了型鋼再生骨料砼構件的技術基礎aaaa。成果獲授權專利29件aaaaa,主編標準6項aaa,發表論文130篇aaa。成果應用於全國十餘省份近百項實際工程aaa,獲2016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2017年第二十二屆全國發明展覽會金獎aaaa。
3.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介紹
錢七虎aaaaa,男aaa,漢族aaaaa,1937年10月生aaaaa,81歲aaaa,江蘇崑山人aaa,中國共產黨黨員aaaa,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教授aaaa,澳门永利游戏城市地下空間與綜合管廊研究中心名譽主任aaaa,北京未來城市設計高精尖創新中心團隊帶頭人aaa,岩石力學和防護工程專家aaaa,中國工程院院士aaa。錢七虎對國家和國防事業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aaaa,長期致力於我國防護工程研究與應用aaaaa。系統建立了從淺埋到深埋、從單體到體系、從常規抗力到超高抗力的工程防護體系aaaa,解決了核武器空中、觸地、鑽地爆炸以及新型鑽地彈侵徹爆炸等關鍵工程防護技術難題aaa,培養造就了一支防護工程領域鑄盾強軍的國際一流科技創新隊伍aaaaa,確保了我國首腦指揮工程和戰略武器洞庫等地下工程的安全穩定aaaaa,對我國國防和人防工程各個時期的建設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aaaa。
編輯:汪洋海容